我的GTC
珠宝展览馆科普文章科研技术珠宝标准新国标抢先看科普活动科普活动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科普 > 科研技术

谈直接用“和田玉”定名的利与弊
时间: 2007-09-10 14:15:49     文章来源: GTC您专业的珠宝技术顾问  作者:未知

2003年修订的珠宝玉石国家标准,“和田玉”作为天然玉石的基本名称,可以直接参与定名。作为一名在检测一线工作多年的检验人员,笔者感到,正如许多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和田玉”直接参与定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明显的弊端。

中国近万年用玉的历史,很大程度上是一部用和田玉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历经商周,两汉,直到明清,各个时代出土的玉器,绝大多数都是和田玉。绵延中国几千年的玉文化,其物质的载体便是和田玉。可以说,和田玉承载着太多中国人的情感。“和田玉”这三个字,与历史的血脉连在一起,成为中国人心目中响当当的名牌。

从矿物学角度来看,和田玉即软玉。而软玉的产地较多,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主要有新疆软玉(即传统意义上的和田玉),青海软玉,岫岩软玉和俄罗斯软玉。这其中,和田玉尤其是和田玉中的仔料质量最好,价格最贵。但在旧版的珠宝玉石国家标准中,不管是哪里产的软玉,标准面前一律平等,都只能定名为“软玉”。如此一来,就埋没了真正的和田玉。对于检验机构的检测人员来说,虽然知道手中这块是和田玉,但在鉴定证书上只能定名为“软玉”,而不能定名为“和田玉”;对于生意场上的商人来说,左手拿着一块和田玉仔料,右手却只能拿着一张定名为“软玉”的证书,想来想去都觉得有点亏,在回去的路上,心里恐怕已经在打着如何向消费者解释的腹稿了!

好了,2003年珠宝玉石国家标准改版了,和田玉也翻身了。虽然在GB/T165522003《珠宝玉石 名称》中3.4.2条明文规定:附录AA2中列出的带有地名的天然玉石基本名称,不具有产地含义。但“和田玉”三个字能直接参与定名,本身就说明和田玉比其它产地的软玉更具有优势。

“和田玉”直接参与定名,一方面“拯救”了和田玉和真正做和田玉生意的商人,使他们不至于像以前一样吃暗亏,有苦说不出;另一方面,也使“和田玉”的名字更为响亮,为更多人所知晓,从而更有利于弘扬中国的传统玉文化。这是其有利的一面。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鉴定证书上“和田玉”三个字出现得越来越泛滥,“和田玉”直接参与定名的弊端也慢慢显露了。

诚然,对于真正的和田玉来说,证书上“和田玉”三个字是货真价实的,但随着市场上的俄罗斯软玉(俗称“俄料”),青海软玉和岫岩软玉出现得越来越多,由于大家都戴着一顶同样的帽子(证书上都叫“和田玉”),于是真正的和田玉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商人是精明的:既然“和田玉”可以直接参与定名,那么我这块俄料出证书时,你给我出“和田玉”吧!是呀,又不违背国标,他的要求不过分啊!于是,不同产地的软玉都附着一张有着同样名字的证书——“和田玉”。

这还罢了,还有更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由于古玉市场的升温,在利益的驱使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做旧”仿古玉。俗话说“好玉不仿古”,这些用来仿古的软玉原料多半质量比较差,有些甚至是半石半玉。其表面或呈白(渣)化,或酸蚀残化(斑),或呈牛毛网纹状,质粗,透明度差,有的表面极为难看。可经检测这东西确实是软玉(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啊!客人一看:呀,是软玉,给我出“和田玉”吧!就这种样品也出“和田玉”,简直玷污了“和田玉”这个名字。

鉴于此,笔者以为,作为检测机构,重回老路(不出“和田玉”)当然不行,但如上面一样不加区分地笼统全出“和田玉”也不妥。对于真正的和田玉和其它产地的软玉特别是那些仿古玉,应该要有所区别。笔者建议:对于能确定的真正的和田玉,可直接定名为“和田玉”;对于其它产地的软玉或不太能确定产地的软玉,可定名为“软玉”或“软玉(和田玉)”;而对于那些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的仿古玉,可只定名为“软玉”。

当然,这就要求我们更要见多识广,勤于学习,善于总结,积累经验,认真掌握不同产地软玉的鉴别特点,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点赞659
分享到:

关键词:
相关文章:
“3.15”共促消费公平丨GTC惠民福利来啦
蓝港实验室——GTC全新升级国际化珠宝实验室

相关文章
推荐